在教育焦虑广泛蔓延的今天,如果你——买不起天价学区房、担忧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不认同老师的教育方式和灌输的价值观、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你会选择把孩子留在家里,自己来教吗?
这一教育方式,在美国被称为“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而西欧和英联邦国家则称之为“家庭教育”(home education)。区别于公立、私立、教会学校教育,“在家上学”不限于家长在家直接提供教学,也有上门家教,或者网上教学。
在中国大陆,“在家上学”有着更广泛的定义。21世纪教育研究院将其界定为“在家长的安排下,由符合条件的专门人员,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教育,以完成基础教育任务的教育活动”。最纯粹意义上的“在家上学”即家长自行教授;第二种是几个家庭一起,即所谓的家庭互助式的“在家上学”;第三种类型是类似于微型学校,一个家庭作为主要负责人,其他家庭也把自己的小孩送过来一起接受教育。
21世纪教育研究院调研显示,截至2017年2月,在中国大陆密切关注并有意尝试让孩子“在家上学”的群体规模约为五万人,其中真正实践“在家上学”的学生人数约为6000人。
之所以选择在家上学,原因多样。在中国大陆,对学校教育不满、“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是首要原因,比例占到73.13%;“不认同学校的教学方式”紧随其后,为71.64%。此外,一部分有着宗教教育需求的家庭(大多基督教或天主教),也青睐在家上学。
而在西方国家,在家上学的选择,则与种族、语言、宗教信仰、文化,地区教育水平差异等有关。
尽管家长们认为在教育问题上自己有绝对的选择权、且有能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各国教育部门的态度却并不一致。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在家上学在多数发达国家地区是合法的。比利时、爱尔兰、意大利等国的宪法中,明确保障了教育的自由选择权。然而在德国、荷兰,在家上学是法律明文严禁的。德国教育领域学者坚信,公共教育是促进公民接受良好教育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故规定严格的义务学校出勤法律,保障强制性的义务教育入学率。然而一些地区也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开始尝试对“在家上学”进行审批管理,以检测“ 在家上学”是否可行。
而在中国,问题则显得相对复杂。2017年起,中国教育部办公厅就明令要求“不得擅自以在家学习替代国家统一实施的义务教育”,并且“高度关注接受‘私塾’‘读经班’等社会培训机构教育的学生”。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要认真排查并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
不过,从法律层面来看,教育部只称不得擅自在家学习,但对于家长执意让孩子离开学校在家学习的行为,又没有明确的介入手段。《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但《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中“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规定,又给予了“在家上学”一定的法律空间。
学校教育过于注重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而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压制孩子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让学生沦为“应试教育受害者”和考试机器、过于注重纪律和规范而缺乏应该有的人性关怀……在人们普遍对教育体制怀有种种不满的当下,在家上学真的是一种更好的教育选择吗?
1. 谁有权决定什么才是最适合孩子的教育?
孩子的教育由家长说了算
持该观点者认为,作为监护人,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家长在承担孩子教育义务的同时,也有相应权利决定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在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认知和能力为自己的教育做判断的时候。
其次,在通常情况下,父母是最在乎子女利益的人。从儿童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说,相较于其他人,父母的决策往往最符合孩子的利益。只要家长有能力选择,即应有权利替孩子做出选择。
教育具有公共性,应该由政府说了算
持该观点者强调,孩子不是家长的私人财产。教育具有极强的公共性,需要政府介入管理。在创建一个尊重和接受所有人的共同社会结构的过程中,政府需要通过公共教育实现意识形态的传递、迫使可能会忽视孩子教育的父母送子女上学、创造人人能获得的平等教育的机会。从这个层面来看,政府有权力决定孩子的教育方式。
/Source:The Infographics Show/
孩子的声音在哪里?
无论是家长决定还是政府决定,孩子的声音往往被忽视。
儿童解放的拥护者认为,父母没有替儿童决定的权利,因为这种父权控制是不公平的和不平等的。他们相信,儿童应该拥有与成年人相同的法律和道德地位。这意味着应给予儿童与成年人相同的权利和自由。
然而另一个普遍的共识是,限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于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的重大事项,儿童并没有完整的决定权。
但无论是选择在学校上学或是在家上学,现行的制度并没有留给孩子表达意见的空间。当家长执意“为了孩子好”而让他们留在家中时,孩子是否至少应该拥有“一票否决权”?
2. 即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自由选择权,“在家上学”是否真的能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
在家上学的教学质量真的优于学校教育?
在家上学支持者:是的。在家上学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家庭教育的资源丰富,且大多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
《中国 “在家上学”调查报告(2017)》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大陆,选择在家上学的教学家长里,80%以上受过高等教育,超过一半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他们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获取国内外的课程和教材,或者自主开发教材,并且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体育中心、画廊,以及亲友邻居的资源。他们主张因材施教,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包括有特长的或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国外的研究发现,“在家上学”儿童的整体学业表现良好,至少不比公立学校的学生差。美国有调查显示,在家上学的学生SAT(学术能力测验和学术评估测试,是美国各大学申请入学的重要参考条件之一)得分等于或高于平均水平;在澳洲,研究主要集中在NAPLAN(全国评估项目-读写和计算)结果上,在家接受教育的学生的得分高于州平均水平。
在家上学反对者:不是。相当家长缺乏能力。教学方法论的不专业,课程大纲的复杂性,导致教学并不能达到他们想象中的效果。
教材的选用、大纲的编写以及教育人员的专业教学法,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教育成果。
上述《中国 “在家上学”调查报告(2017)》一项多选问题显示,50%受调查的家长直接使用国外原版教材。但原版教材,毕竟是为母语学习者学习母语所编订。语言学家Martinez即指出,原版教材中暗含的文化差异性,是很多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外国学生无法理解的。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下,国外原版教材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学生。
除了选用原版教材之外,44.78%的家长也自主开发教材,38.06%的家长依然选择公立学校教材。对于自主研发的教材,与“在家上学”实践经验丰富的西方相比,中国并没有适合本国国情的在家上学教学大纲可供家长参考,教材质量难以控制,依赖于家长的经验和能力。
有的家长自己拥有教育专业背景,有的积极研读幼儿心理,于是就自信能提供更适合孩子的教育。但事实上,教师是一个需要大量经验积累的职业。同一节课,教师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可进行不同的探索,不断扩充自己的资料库、迭代教育方法,这样的专业性,是只教授一个孩子的家长难以企及的;同时在学校,不同学科、年级的老师形成的教学团队,彼此互补,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成长,而对在家上学的家庭来说,家长往往是一人承担全科教师的职责,相较一个专业团队,也“势单力薄”。
虽然上文提到,国外调查研究显示在家上学学生的学术成就不差,但一些专业人士却认为这样的评估并不能证明在家上学是比学校教育更优的选择。有相当比例的孩子是因为不能适应学校教育的环境而被迫选择 “在家上学”。因而,评判“在家上学”教育效果的标准,应是将同一个孩子“在家上学”的表现与他自己在学校的表现进行对比。此外,家长们选择在家上学的初衷,是希望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对在家上学效果的评估应从儿童发展的各个纬度进行,而不能仅以标准化测试得分来衡量。
/Source:The Infographics Show/
某种程度上的共识:
如何保障在家上学儿童的受教育权,确保他们接受合格的教育?在这方面,一些国家的立法寻找到某种程度上的平衡方案。
例如在美国,其在家上学的体系相对完善。法律规定在实施在家教育前,家长必须提供详细的可行性报告,报告中应包含在家上学的原因、教学理念,课程表、课程大纲等信息,后经教育部门审批才能实施。此外,美国在家教育并不与学校脱节,每个学生还是需要在相关的学校注册挂名,参加学期考试。同时当地教育局还会委派教师对每个在家上学的学生进行出勤率和学习进度的考核和监督。类似的,在新加坡在家上学的家庭里,父母中必须有一位全职在家教课,从学历、学术能力、个人经历等各方面,家长接受教育部的审核后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家庭教育也必须教授与政府小学同步的课程,孩子每学期要到指定的小学参加期末考试,并参加全国统一的离校考试PSLE,成绩要处于整体水平的2/3以上,才能继续升入中学。严格的考核评估,正是为了确保家长可以提供高素质的基础教育。
在家上学会否阻碍孩子的社会化发展?
在家上学反对者:会。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与他人建立和维系关系、成为被社会接受的成员,以及按照社会规范来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社会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学校在孩子社会发展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学校能提供孩子与同龄人互动的场景。在交往过程中,孩子习得并锻炼与人相处的社交技能。
然而,“在家上学“这种教育形式把孩子的社交场景局限在“家庭”或者是经由父母选定的场所,大大压缩了孩子可以社交的空间,这可能会造成孩子日后与人交往困难、自我封闭,更甚者会形成攻击性人格。
/Source:The Infographics Show/
反对者还担忧,那些在家上学学生的家长会出于个人信仰、教育理念等原因限制孩子参与社交活动,这是一种变相的儿童虐待。《洛杉矶时报》曾报道过“在家上学”儿童被虐待的问题。在其采访的个案中,超过40%的孩子曾被限制人身自由,轻则被反锁房门,重则被铁笼、铁链束缚。部分极端个案中,甚至出现被迫留在家中的儿童严重营养不良乃至死亡等情况。在另一篇报道中,一位女性讲述者表示自己直到上大学前都一直在家接受教育。她坦言,父母做的事情仅仅是放养和限制外出活动。父亲长期在外上班,而母亲的“教育方式”只是让他们自己完成作业,其余时间都是无所事事。让讲述者无法忍受的是,母亲出于“担心女儿会叛逆”,禁止她出门参加任何与社交活动,连教堂的礼拜都不被允许参与。由于长期被禁止与外界交流,她患上严重的社交焦虑,经常出现无法控制的颤抖,进而让她羞于与他人建立关系。直到17岁,她才有了第一位朋友。社交焦虑一直伴随着她,即使到了30岁,她依然无法融入任何一个群体,没有感受到归属感,觉得自己始终都是一个“外来人”。有报道指出,如果孩子进入到了公立教育系统,校方能够及时发现孩子被虐待的情况,进而通知政府相关机构介入。然而,如果孩子在家上学,除非政府强制要求父母定期反馈孩子的近况,否则,孩子的安危全由父母掌握。
在家上学支持者:不会
面对来自在家上学反对者的质疑,“在家上学”的拥护者表示孩子在家接受教育,不能等同于与外界隔绝、被禁锢于家中。他们认为,相比进入到公立教育系统中,在家上学的孩子在社会化发展上有更明显的优势。
首先,他们指出,“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在与同龄人交往的基础上”的观点站不住脚。对于孩子来说,除了与年龄相仿的伙伴相处之外,跟成年人接触也同样重要。有研究者分别研究了70名在家受教育的孩子和在校学习的8-10岁的孩子之后,发现“比起同龄人,成年人更能促进孩子的社会化发展。”
其次,相比起留在学校,在家上学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多样的真实生活情境。这些情境给孩子提供了在现实中应用知识的机会。而学校教育,多数时候呈现出来的都是经过设计的理想化课堂,与实际生活有一段距离。通过持续地在真实情境中锻炼技能,在家上学的孩子往往更无障碍地融入社会生活。
另一方面,频发的校园欺凌事件也凸显出在家上学的优势——把孩子从被霸凌的潜在危险中剥离开来。有人质疑家长的这种说法无异于把孩子当做温室的花朵来培养,受不得一丁点的打击。对此,反对者表示:应对霸凌确实是真实人生可能出现的课题,即使父母在家竭力营造安全的环境,也无法完全避免孩子进入社会后遭遇排挤、欺凌。但这并不能证明——为了培养孩子的抗压力,就要让他们暴露在校园霸凌的环境中。由于心智比较脆弱,童年时期遭受的霸凌更容易留下持续终生的心理创伤。让孩子在家上学,避免接触霸凌情境的同时,作为教育者的监护人还可以帮助孩子去发展他们的性格和情绪处理能力,帮助他们在日后能够保护自己,也不伤害别人。
/Source:The Infographics Show/
某种程度上的共识:
为了保障在家上学的孩子参与足够的社会化活动,有机构建议家长对自家孩子在社交上的需求有清晰的了解,包括活动的频率、活动的种类、共同玩耍的伙伴的性别组成等等,这都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和仔细的计划。同时,研究者提醒家长注意,部分调查显示“在家上学的孩子比起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孩子有更高的社交满意度“——然而,这些调查可能在取样和收集原始数据上存在偏差,可能是有更高满意度的家长和孩子主动报名参与了调查,且由于数据依赖自主提交问卷,不排除有主观夸大的成分。总的来说,孩子的社会化需求是应该被满足的,无论是选择在家教育孩子,还是送孩子到学校上课,父母都应该从孩子个体的社交需求出发,提供多样、足够的活动选项。
3. 总结
应试教育的顽疾不能解决,“因材施教”无法真正落地,走出学校“在家上学”就成为另一种无奈的选择。
究竟选择哪种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站在儿童立场上考虑,以儿童身心成长、学业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为旨归。一个孩子究竟是否适合在家上学,其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都需要被纳入考量。太过自信或没有自信的父母,盲从或者刻意另辟蹊径的父母,歪曲民主或误解自由的父母,恐怕都很难独立为孩子提供真正“良好的教育”。
此外,教育部门应尽快细化关于“在家上学”的监督、考核制度,以保障“在家上学”的教育质量,保护孩子的受教育权和身心健康。
最后,教育研究者也应分析“在家上学” 群体的诉求,多角度对比不同文化下在家上学的实践经验,为教师群体和政府部门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
/Source:The Infographics Show/
关于面面观:面面观是C计划的特色栏目。针对当下公共生活中的复杂话题,呈现不同角度的多元观点。了解反对者们都在想些什么,我们才有可能更好地对话。
作者
林志豪,应用伦理学硕士,对于同一议题喜欢从多角度去探讨分析,尊重个体平等,承认人类脆弱的同时也被人类的韧性所折服。
屈玉婵,南澳大学幼儿教育硕士,研究兴趣方向:儿童哲学、STEAM和自然教育。
林小雅,爱丁堡大学教育学硕士在读,喜欢探索不同人的故事。
编辑:蓝方
排版:鱼香
推荐阅读
▷ 应对儿童性侵,应该实行“化学阉割”吗?|面面观No.18
最新课程
/ 扫码加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