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用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拍摄一个孩子的成长经历——这样的影像作品,你看过吗?

 

英国BBC曾播出纪录片《56up》(《人生7年》),选择了来自不同阶层的14个孩子,从1964年、孩子们7岁开始,每隔7年拍摄一次,从《7up》《14up》……一直到《56up》,拍到他们的56岁。

 

 

而中国也有了这样一部影片——近来各大影院上线的《零零后》,让我们用12年的时间跨度,观察两个中国孩子的成长与变化。

 

导演张同道,是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他曾经拍摄一家民间幼儿园芭学园的孩子,将他们的10年故事浓缩进5集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可复制此网址观看:http://tv.cctv.com/2017/08/04/VIDATfThVyVMd3NBka7aa9jM170804.shtml)

 

这一次电影《零零后》的两个主角,池亦洋和王思柔,同样在芭学园度过幼儿园时光。张同道将12年跟拍他们的上千小时素材,精炼成89分钟的电影呈现在观众面前。

 

池亦洋,一个北京小男孩,在幼儿园里是个“问题儿童”,经常打其他同学,后来成为了孩子王;在应试教育中苦苦挣扎后,他找到了自己的热爱——橄榄球,并最终因这一特长获得美国高中录取通知书。

 

王思柔,曾在幼儿园里被同学们排挤,在数学题面前捉襟见肘,在美国读中学时被寄宿家庭赶出来,经历了种种挫折后一度想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在美国留下来,并于2019年夏天被美国普渡大学录取。

 

对于这样的故事,许多观众先注意到的是两个孩子的精英家庭背景——普通孩子谁能到美国去打橄榄球、读高中?这完全不能代表零零后的情况。

 

而这种看法在导演张同道的采访中也得到了回应:他认为,没有任何人能够代表“零零后”,但在每一个“零零后”以及每一个孩子身上,却都实践着一个永恒的命题——如何面对生活的挫折,实现人生理想

 

一样的“零零后”

 

确实,从遭遇的挫折来看,两个孩子所面临的,正是不少同龄人所面临的,甚至是更多代人都共同面对的教育顽疾。比如,家人陪伴的缺失和枯燥的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池亦洋的爸爸在片中很坦诚地说:“小时候我对他管得也少,我那时工作也忙,也有错误的观念,把家就甩给孩子妈了,说家里事儿你就管呗,不上班你还能管不好吗,还埋怨她……”

 

池亦洋家不是个案。《2017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对2000户家庭的调查显示,55.8%的家庭中,日常陪伴孩子的都是母亲。父亲陪伴较多或父母陪伴一样多的家庭仅占12.6%和16.5%。

 

而父亲陪伴的缺失,往往带来许多问题。研究显示,相比那些父亲更积极参与育儿的家庭,父亲参与度低的孩子在社交性、自信度、自我控制能力、学业表现上更弱,并且更容易出现行为或者心理问题

 

学校教育

 

与家庭教育相对应的,是学校教育。影片中的池亦洋在学校里似乎很不开心,总要面对老师严厉的训导——而这也绝不是个案。2006年,一项针对嘉兴市600个学生的调研显示,72.4%的学生认为老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与交往”上需要改进。

 

9岁的池亦洋课间休息时洗杯子结果迟到了,迎接他的是老师一连串的质问:

 

“10分钟不够你洗杯子的是吗?(池:我用开水洗杯子,晃了晃倒掉,又用开水烫了一下。)你总很有理由。那就继续去洗吧。去吧。洗杯子重要还是上课重要?啊?(池:上课重要。)那就是明知故犯呗。天天都强调要有时间观点,要有时间观点,老师都来了,等着你上课呢。站好了!别往上靠着!手放好了!”

 

“该什么时间干什么就干什么,还不放在心上,还给自己的错误找各种各种的理由,不像个男子汉!”

 

“那个谁,池亦洋过来。是不是想偷懒了?是不是想蒙混过关了?混过去了吗?躲过去了吗?是不是今天还得做?还要挨批评?所以说别这样,每天的作业每天完成,今天的作业加上昨天的作业,今天又有新作业,是不是作业更多了、更累了?还不快乐。”

 

其实,孩子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和标准,可能有很多原因,包括能力、知识上的缺陷。比如洗杯子确实很慢,忘了做作业或者不会做作业。直接扣上“明知故犯”“偷懒”的帽子,不仅让孩子有抵触心理,降低孩子的自我评价,也无益于从能力上真正帮助孩子提升。如果老师能更全面地去了解原因,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用更加尊重孩子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沟通,也许效果会好很多。研究也显示,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成绩呈现正相关关系

 

 

但很遗憾的是,长大后的池亦洋回忆起他的小学生生活时,是这样评价的:

“我非常讨厌学校,每天早上起床我就想,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什么时候我才不用学习了,就一想我就觉得昏天黑地,感觉我的人生没有希望了,我人生什么目标也没有,这个世界上没有需要我的地方。”

 

有时,柔柔的日子似乎也不太好过。让她头疼的是数学。她觉得“这些数学公式就像森林里的毒蛇,总是和我作对……数学就是我说的地狱”。但是看看柔柔需要解答的数学题,似乎也能够理解为什么令人沮丧——她需要用心算在课堂上现场回答老师这些平方数的答案。

 

柔柔的无助,同样不是个案。曾在华尔街担任金融分析师的北大数学系博士张新未在回国从事少儿数学教育后,即使面对着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也能听到许多孩子“最讨厌数学课了!最不喜欢数学老师了!”的呼声。

 

张博士提出,要让孩子真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需要教师能够思考和做到:如何设计课程,才能够吸引小朋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什么样的问题,能够做到既要有挑战性又能让小朋友体验成功的乐趣?什么样的例子,可以既体现数学特点又有应用价值?

 

许多孩子们的数学课也许远不是这个样子,但他们却要沮丧地发现自己要为此承担许多负面的评价和后果。

 

不一样的“零零后”

 

但我们还是从两个孩子的成长经历中,看到了零零后不一样的曙光。

 

一些家庭已经意识到全面的发展,比眼前的成绩更加重要。柔柔妈妈坚持着“哪怕把应试成绩牺牲掉,就保留天性,保留对学习的兴趣,要看得远一点,别被眼前这一片树叶挡住眼睛”。虽然数学成绩不太好,但柔柔后来还是在艺术等方面展现出了自己的天赋。

 

一些新型的教育机构也在涌现,它们尊重孩子、寻找更适合孩子的发展道路。比如电影中芭学园的大李老师,在其他家长们要求除名池亦洋时,仍然坚持留下池亦洋,用爱和规则去改变池亦洋打人的习惯。

 

而零零后们也接触到更加多元、开放的文化和信息,他们有了更多选择,有机会做出自己的选择。经历了异乡的挫折,柔柔从自己的公主梦走出来,希望做一个能够帮助别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而在橄榄球运动中历练出来的池亦洋,这样说出他关于人生的想法:

 

“如果你真是有一个目标或者梦想去拼搏的时候,你会发现人生其实不只是上学、赚钱,有家、买房买车、然后养孩子有媳妇儿什么的,不光是这些,其实还是有很多有意思的或者有意义的事等着你去做的。

 

期待更多的零零后、一零后能够卸下肩上沉重的教育弊端,去拥抱他们的年轻、他们的未来和他们的无限可能性。为此,每一个教育者、每一个家长,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纪录片《小人国》里的孩子们长大了,十年后成了《零零后》http://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68678

国内首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发布 “形式陪伴”占主导、“物质陪伴”受关注http://www.xinhuanet.com/money/2017-12/27/c_129776743.htm

The Fatherhood Project:10 Facts about Farther Engagement

http://www.thefatherhoodproject.org/10-facts-about-father-engagement/

师生关系调查:45.1%学生不喜欢老师讽刺挖苦http://news.sohu.com/20060105/n241279080.shtml

Sarah D. Sparks:Why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Matter

https://www.edweek.org/ew/articles/2019/03/13/why-teacher-student-relationships-matter.html

北大博士给小学生的数学课http://www.sohu.com/a/337084012_508504

 

 

 

作者:叶明欣

C计划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曾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和政策倡导工作多年。

 

▷ 排版:鱼香

 

推荐阅读

▷ 我们的孩子|C计划周末荐书

▷ 刻苦努力=好成绩?| 周末荐书

 盐糖脂——食品巨头是如何操纵我们的?| 周末荐书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的签约作者。未经特别说明,C计划文章均为原创。文中署名的插图、脑图亦为原创。转载文章或原创插图、脑图,请联系小C(Plan-C2016),或给后台留言。

话题:



0

推荐

C计划

C计划

69篇文章 2年前更新

C计划是一家致力于思辨教育的社会企业,成立于2016年7月。 C计划的C,是指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的课程、讲座、工作坊,帮助人们提升思维能力,改善人际沟通,共筑公共理性。

文章